口之於味有同嗜焉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禮記·禮運》,原文是:「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簞食而壺漿,籩豆之薦,爰有火焉。可以為饎,可以為饋。故食味別聲,聲比音,音和律,律和聲,聲應相保而後成文,成文然後治人,故為禮以奉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對於食物的味道有著共同的嗜好。這句話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對於飲食和禮儀的重視,認為飲食不僅是滿足生理需求的行為,也是社會交往和禮儀實踐的重要方式。在古代,飲食禮儀被視為禮儀之本,通過飲食可以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體現出社會的秩序和規範。
「口之於味有同嗜焉」這句話也反映了人類共有的生理特徵和心理需求,即人們都喜歡好吃的東西,都有追求美食的天性。這種共通的嗜好,不僅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基礎,也是文化傳承和交流的重要媒介。在不同的文化和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和創造,也體現出了人類創造力和智慧的無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