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意思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句話來自佛教的《心經》,其中"受想行識"是佛教五蘊(色受想行識)中的四個名相,而"亦復如是"則表示它們的性質與色蘊一樣。

在佛教教義中,五蘊是指構成眾生身體和心理的五大類元素:

  1. 色蘊:指物質的身體和一切物質現象。
  2. 受蘊:指感官接觸外境時產生的感受,包括快樂、痛苦和不苦不樂的感受。
  3. 想蘊:指對感受進行識別和命名的過程,即認知和概念化的能力。
  4. 行蘊:指除受、想、識之外的其他精神活動,包括意志和行為。
  5. 識蘊:指識別和認識的能力,特別是指對自我和對象的認知。

《心經》中提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為了強調這四個名相和色蘊一樣,都是空性的。佛教認為,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無自性,即無不變的本質。因此,無論是物質的身體還是心理的活動,都是空性的,不應執著於它們的真實存在。

這句話是《心經》中對空性教義的闡述之一,旨在幫助修行者認識到一切現象的無常和空性,進而達到解脫痛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