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蕭條的意思
經濟蕭條(Economic Depression)是指一個經濟體經歷了長時間的經濟衰退和低增長,通常伴隨著高失業率、通貨緊縮(物價下跌)、企業倒閉增加、投資減少和消費者信心下降。經濟蕭條與經濟衰退(Economic Recession)不同,後者通常是指經濟活動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經濟蕭條是一種嚴重的經濟衰退,通常會對社會和個人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它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金融危機、過度的信貸擴張、投資泡沫破滅、政策失誤、自然災害或戰爭等。
歷史上最著名的經濟蕭條之一是1929年至1933年的大蕭條,這場蕭條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嚴重的經濟破壞和社會動盪。大蕭條的特徵是股市崩盤、銀行倒閉、失業率飆升,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長期的影響。
為了應對經濟蕭條,政府通常會採取擴張性的經濟政策,包括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減稅和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此外,還可能會實施結構性改革,以提高經濟的長期競爭力和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