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望眼欲穿是什麼意思

"望眼欲穿"這個成語並不是出自杜甫的詩作,而是後人對杜甫詩中情感的一種描述。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尊為「詩聖」。他的詩作反映了唐代社會動盪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

"望眼欲穿"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眼睛因盼望而望穿秋水,比喻急切盼望某人的到來或某種事物的出現,眼睛都快望穿了,表達了急切、渴望的心情。這個成語並不是杜甫的原創,而是後人用來形容杜甫詩中表達的深切思念和渴望的情感。

杜甫的詩中有很多表達對親人、朋友思念之情的句子,如《春望》中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表達了戰爭時期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家書的渴望。又如《月夜憶舍弟》中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兄弟的深情懷念。這些詩句中所蘊含的情感,可以用「望眼欲穿」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