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野之蘋的蘋什麼意思

"食野之蘋"中的"蘋"字,在古代漢語中通常指的是一種水草,即水鱉(學名:Nymphoides peltata),也稱為田字草、水蒿、水蓮葉等。這種植物生長在淺水或濕地環境中,葉片漂浮於水面,花黃色,果實球形。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蘋"常常被用來形容生長在野外的自然景物,或者作為邊遠荒涼之地的象徵。

這句詩出自《詩經·小雅·鹿門》,是中國古代的一首抒情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全句是:"呦呦鹿門,食野之苹。"意思是說,鹿在鹿門山中歡快地叫著,吃著生長在野外水邊的蘋草。這裡的"食野之蘋"描繪了一幅寧靜和諧的自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