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陀行是什麼意思
頭陀行,又稱為頭陀僧,是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方式,源於印度佛教。頭陀行者是實行嚴格苦行的一種僧人,他們遵守十二種頭陀行法,以達到清淨身心、去除執著的目的。
頭陀行的十二種修行法如下:
- 居住處所不定:不固定居住在某一個地方,隨處棲身。
- 乞食:不自己煮食,而是向人乞食為生。
- 次第乞食:沿門逐戶乞食,不擇貧富。
- 日中一食: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餐。
- 節量食:食不過量,只吃七分飽。
- 過午不飲漿:中午過後不再飲用漿液(如牛奶、果汁等)。
- 常行獨處:喜歡獨自修行,不喜群居。
- 樹下坐:在樹下打坐修行,不建房屋。
- 露地坐:在露天的地方打坐修行。
- 塚間坐:在墳墓間打坐修行,以提醒自己無常的道理。
- 但三衣:只有三件衣服,不積蓄多餘的衣物。
- 不捉金銀錢:不擁有金銀財寶,不積蓄財物。
頭陀行的修行者以極端的苦行來磨練自己的意志,以求達到解脫生死輪迴的目標。這種修行方式在佛教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許多高僧大德都曾實行過頭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