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寧 克魯格效應意思

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個心理學現象,由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和賈斯汀·克魯格(Justin Kruger)在1999年提出。這個效應描述了一種認知偏差,即能力較低的人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能力較高的人則會低估自己的能力。

這個效應的得名來自於一項研究,研究發現那些在幽默感、語法、藝術和數學等領域表現不佳的人,往往會過高估計自己的表現,而那些真正擅長這些領域的人則會低估自己的能力。這種現象被認為是由於缺乏某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導致人們無法準確評估自己的表現。

鄧寧-克魯格效應的圖形通常呈現為一個倒置的U形曲線,其中能力最低的人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能力最高的人則會低估自己的能力,中間的人則會較為準確地評估自己的能力。

這個效應的發現對於教育、培訓和自我評估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提醒人們要謙虛地認識自己的能力和知識,並且不斷學習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