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門而不入意思
"過門而不入"這個成語出自《論語·雍也》,原意是指經過自己家門口卻不進去。這個成語後來被引申為形容人公而忘私、正直無私的品質,意味著一個人即使面對自己的私利或私事,也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堅持正義和公務。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關於孔子的一位弟子——子路。據說子路在擔任蒲邑宰(地方官)的時候,有一次經過自己家門口,但因為忙於公事,他沒有進去探望家人,而是繼續趕路。孔子知道這件事後,稱讚子路說:「由也事親,過門不入,其忠也與!」(《論語·雍也》),意思是指子路對待父母親如此盡忠職守,即使經過家門也不進去,這不就是他的忠誠嗎?
因此,"過門而不入"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為了公事或正義,即使面對個人的私利或親情,也能夠克制自己,不為私事所動,表現出高尚的品德和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