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食而盡意思
"蠶食而盡"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魏策四》,原意是指像蠶吃桑葉那樣,一點一點地吃掉,比喻逐漸侵占或消耗。後來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逐步侵占或消耗某物,直到其完全消失。
這個成語的用法通常是動賓結構,即「蠶食(某物)而盡」,其中「蠶食」是動詞,表示侵占或消耗的動作,「而盡」是結果,表示完全消失。例如:
- 敵軍正慢慢地蠶食我們的領土,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不能坐以待斃。
- 他以每天讀十頁的速度,蠶食而盡這本厚重的歷史書籍。
- 這個病菌正在蠶食而盡他的健康,我們必須找到治療方法。
這個成語強調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大規模侵占或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