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寒食帖意思

《寒食帖》是中國北宋文學家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所作的兩首五言詩,因詩題為「寒食」,故名。這兩首詩是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所作,表達了他對政治失意和個人遭遇的感慨,以及對春天的感受。

《寒食帖》的全文如下: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第一首詩中,蘇軾描述了自己來到黃州後,每年都經歷寒食節,對春天的流逝感到無奈。詩中「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表達了他對美好事物的消逝和自身處境的感慨。「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則是指春光在人不經意間悄悄溜走,如同有力者在夜半時分將春光偷走一般。「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則是他自比為病中的少年,病癒後發現鬢角已經斑白,感慨歲月不饒人。

第二首詩中,蘇軾描繪了春雨連綿不斷,自己居住在簡陋的屋舍中,生活艱辛。「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形容了食物匱乏,只能以簡單的蔬菜為食,用破舊的灶台燃燒濕葦取暖。「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則是指自己已經不知道當天是寒食節,只見到烏鴉啣著紙錢飛過,暗示著生活的貧困和對傳統節日的淡忘。最後兩句「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則是他感慨自己與朝廷的距離遙遠,與故鄉的墳墓相隔萬里,想要哭泣卻發現自己已經心灰意冷,無法振作。

《寒食帖》不僅是蘇軾個人情感的抒發,也反映了他被貶謫後的心境和生活狀態,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同時,蘇軾的書法作品《寒食帖》也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並列為中國古代書法的三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