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得無助意思

"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一個心理學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這個概念描述了一種狀態,即個體經歷了一系列的失敗或無助的經歷後,學會相信他們的行為對結果沒有影響,從而放棄了控制或改變局面的努力。

習得無助的產生通常涉及三個要素:

  1. 不可預測性:個體經歷的事件是不可預測的,他們無法理解或預見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
  2. 無控制感:個體感到他們的行為對結果沒有影響,即他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係。
  3. 普遍性:個體開始相信他們在所有情境中都無法控制結果,而不僅僅是特定情境。

當這些要素結合起來時,個體可能會發展出一種普遍的無助感,認為他們無法改變任何情況,即使是在可以控制的環境中也是如此。這種心態可能會導致抑鬱、焦慮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因為它會削弱個體的動機和信心。

習得無助的理論對心理治療有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中。CBT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幫助個體識別和改變那些導致不適當情緒和行為的錯誤認知,包括那些與習得無助相關的認知。通過挑戰和改變這些錯誤的信念,治療師幫助個體恢復對自己行為和環境的控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