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是什麼意思
節氣是中國傳統農曆中的一種節令制度,用來指導農事活動和日常生活。它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每個節氣約占15天左右。
節氣的劃分是基於太陽的位置,而不是月亮的相位,因此節氣在公曆中的日期相對固定,每年變動不超過一兩天。24個節氣分別是:
-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穀雨
- 立夏
- 小滿
- 芒種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 立秋
- 處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每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氣候特徵和農事意義,反映了季節的變化,指導著農民進行耕作、播種、收穫等農業活動。同時,節氣也與傳統的節日、習俗和養生有關,對中國人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