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使名過實的意思

"無使名過實" 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原文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讓名聲超過實際,即名實要相符。孔子認為,名聲和實際應該一致,如果名聲過於誇大,就會導致言語不順暢,進而影響到事情的成敗,甚至會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因此,君子在給事物命名時,必須要考慮到是否能夠說得通,說得通的事情才能夠去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論,不能隨便苟同,要保持謹慎和真實。

這句話強調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以及名實相符的價值觀。在現代社會,這句話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提醒人們要保持真實和謹慎,不要過於追求虛名,而忽略了實際的行動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