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日曠久的意思

"歷日曠久"這個詞語來自中國古代文獻,它的意思是指經過了許多日子,時間已經很久了。其中,"歷日"指的是經歷了許多天,"曠"有空閒、久遠的意思,"久"則是指時間長。

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時間的流逝,表達一種時間已經過去很久的感慨。在古代文學作品中,這個詞語常常出現在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中,用來增強文章的文學色彩和藝術效果。

例如,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中就有這樣的句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裡的"烽火連三月"就是指戰火連綿不斷,已經持續了很久的時間,與"歷日曠久"的意思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