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繻意思

"棄繻"這個詞語源自中國古代的一個典故,出自《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這個詞語的含義是指放棄或丟棄某些無用的東西,有時也比喻放棄某些不必要的負擔或煩惱。

典故的背景是這樣的:漢朝時,有一位名叫張釋之的官員,他在擔任廷尉(相當於現代法務部長)的時候,有一次審理了一個案件。這個案件涉及到一個叫做王生的人,王生因為一些小事與人發生爭執,結果對方告他犯了法。在審理過程中,張釋之發現王生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但是因為一些小過失而被起訴。於是,張釋之決定放棄對王生的起訴,並且對他說:「你應該像丟棄無用的繻一樣,丟棄這些煩惱和負擔。」

從此以後,"棄繻"這個詞語就被用來形容放棄某些無用的東西,或者比喻放棄某些不必要的負擔或煩惱。在中文裡,這個詞語有時也被用來形容人的豁達和放得下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