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意思

《桃花源記》是中國東晉時期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篇散文,是《桃花源詩》的前序。這篇文章通過對一個虛構的理想世界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文章的大意是這樣的: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一日,漁人誤入桃花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漁人從小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漁人進入桃花源後,受到了桃花源中人的熱情款待。在桃花源中,人們生活富足,和平安寧,沒有戰爭和壓迫,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烏托邦。漁人詢問桃花源中人如何來到這裡,他們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戰亂,逃難至此,從此不再出去,與外面世界隔絕。

漁人離開桃花源後,想要再次找到這個地方,卻迷失了方向,最終無法重返。他將此事報告給了太守,太守派遣人隨他尋找,但終究無功而返。

《桃花源記》通過對桃花源這個理想世界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社會中戰亂頻繁、人民生活困苦的不滿,也表達了對一個沒有壓迫、和平安寧的世界的嚮往。這篇文章對後世的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