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帝啼鵑意思
「望帝啼鵑」這個成語來源於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望帝,又稱為杜宇,是古代蜀國的國王,以賢明著稱。相傳,杜宇在位時,非常關心百姓的疾苦,經常親自巡視農田,指導農業生產。後來,杜宇禪位給他的宰相,自己則隱居山林,化為杜鵑鳥(又稱為子規鳥或鵑鳥)。
據說,杜鵑鳥的叫聲非常淒涼,尤其是在夜晚,聽起來像是在呼喚「不如歸去」,因此人們認為這是望帝的靈魂在啼叫,表達對故國的思念和對百姓的關懷。成語「望帝啼鵑」就是用來形容人對於故土、故國或者過去的美好時光的深切懷念,也用來比喻忠君愛國的情感。
這個成語常出現在古典詩詞和文學作品中,如唐代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中就有「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的詩句,這裡的「子規」就是指杜鵑鳥,表達了詩人對蜀道的險峻和歷史滄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