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曾"這個字在文言文中有多種含義,可以作為副詞、動詞、名詞等使用,具體含義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含義:
-
副詞,表示加強語氣,相當於「竟然」、「還」、「也」。例如:
- 曾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意思是竟然不知道老年即將到來。
-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盡心上》),意思是增加他所不具備的。
-
動詞,表示增加、增長。例如:
-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盡心上》),這裡的「曾」就是動詞,意思是增加。
-
名詞,表示祖宗、祖先。例如:
-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禮記·祭義》),這裡的「曾」就是名詞,指祖宗。
-
副詞,表示以前、過去。例如:
- 曾幾何時(成語),意思是沒過多久。
-
副詞,表示曾經、以往。例如:
- 曾不事農桑(《滕王閣序》),意思是以前不從事農業和桑蠶業。
-
副詞,表示重複、多次。例如:
- 曾三省吾身(《論語·學而》),意思是多次反省自己的行為。
-
副詞,表示突然。例如:
- 曾未料及(成語),意思是沒有料想到。
-
副詞,表示還、尚且。例如:
- 曾未得一飽(《滕王閣序》),意思是沒有得到一次飽餐。
-
副詞,表示竟然、卻。例如:
- 曾不若孀妻弱子(《孟子·離婁下》),意思是不如寡婦和小孩。
-
副詞,表示更加、越發。例如:
-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盡心上》),這裡的「曾」就是更加、越發。
以上是"曾"字在文言文中的部分含義,具體含義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