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望的意思

"既望"這個詞源自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指的是農曆每月十六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農曆的每月十五日被稱為「望」,因為這一天月亮最圓,所以稱為「望月」或「滿月」。而「既望」則是指滿月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農曆的十六日。

這個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較為常見,常常用來表示時間或者描述節令變化。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這裡的「江浸月」就是指滿月時分的景象,而「既望」則可以用來形容琵琶聲響起的時間,大約是滿月之後的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