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甕意思

"擊甕"這個詞語源自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叫做「擊甕吠堯」,又稱為「甕中捉鱉」。這個故事出自《呂氏春秋·慎大覽·慎大》,講述的是一個聰明的漁夫利用智慧捉住了一隻大鱉。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古代有個漁夫在河邊捕魚,不小心捕到了一隻大鱉。他想把鱉帶回家吃掉,但又擔心鱉會逃跑。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計策。他找來一個大甕,把鱉放進甕中,然後在甕口上蓋了一個大石頭。接著,他開始用力敲擊甕壁,發出聲響。鱉以為外面有危險,便縮進了甕底。漁夫見狀,便停止敲擊,等待鱉再次伸出頭來。如此反復多次,鱉終於不再上當,始終躲在甕底不動。漁夫於是將甕口打開,輕易地捉住了鱉。

這個故事後來演變成了「擊甕吠堯」的成語,用來比喻用計謀捉拿或控制某人。在現代漢語中,「擊甕」一詞並不常見,但這個寓言故事仍然被用來教育人們要有智慧和耐心,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