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分為三候是什麼意思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到來,標誌著秋季的深入。在傳統的中國農曆中,每個節氣都被分為三候,每候約為五天。寒露的三候分別代表了這個節氣期間自然界的不同變化。

寒露的第一候是「鴻雁來賓」,這意味著這個時候,鴻雁會陸續飛往南方過冬,它們是後到達的,所以被稱為「來賓」。

第二候是「雀入大水為蛤」,這是一種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聯想。他們發現,寒露時節,痲雀之類的小鳥很少見了,而海邊出現了許多類似雀鳥頭部的貝殼(如蛤蜊),於是他們想像這些貝殼是雀鳥變成的。這種說法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界的豐富想像。

第三候是「菊有黃華」,這是指寒露時節,菊花開始盛開,黃色的花朵特別顯眼。菊花是中國文化中的四君子之一,具有堅貞不屈的象徵意義。

總之,寒露的三候分別描述了鳥類遷徙、自然界生物變化和菊花的開花,它們共同反映了這個節氣期間自然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