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坐之器意思
"宥坐之器"這個辭彙源自於《荀子·宥坐》篇,是中國古代的一篇哲學文獻。這裡的「宥」字通「右」,意為「座位」,所以「宥坐」就是指君主或尊者的座位。而「宥坐之器」則是指放置在君主座位旁邊的一種器物,這個器物通常是一種用來盛水的容器,形狀像一隻傾斜的瓶子,叫做「欹器」或「不倒翁」。
在《荀子·宥坐》篇中,孔子向魯國的國君解釋了這種器物的象徵意義。孔子說,這種器物空的時候就會傾斜,水不滿的時候也會傾斜,只有當水裝到恰到好處的時候,它才保持平衡。因此,「宥坐之器」被用來比喻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孔子以此來告誡君主,治理國家也應該像欹器裝水一樣,保持適度和平衡,避免過猶不及。
後來,「宥坐之器」這個辭彙就被引申為一種哲理,用來形容事物的平衡狀態,或者比喻人在言行舉止中應該保持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