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的意思古文
"始"這個字在古文中的意思與現代漢語基本相同,意為開始、起初、初始。在古代文獻中,"始"常常用來表示一個事件、一個時期或者一個動作的起點。例如:
-
《詩經·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這裡的「始」可以理解為周朝的開始,即周朝建立之初。
-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這裡的「始」可以理解為黃帝作為中華民族始祖的開始。
-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裡的「始」可以理解為學習的開始。
在古文中,"始"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本源、根本,或者用來強調事物的最初狀態。例如:
-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始」可以理解為道的本源,即一切事物的起始。
-
《荀子·勸學》:「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這裡的「始」可以理解為學習的起點,即開始學習的時候。
總之,"始"在古文中的意思與現代漢語基本相同,都是指事物的起始、開始或者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