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稃意思

外稃(wài huī)一詞來源於農業科學,特指某些禾本科植物(如小麥、水稻等)的穎殼,也就是種子外面的保護層。在植物學中,外稃是指穀物種子最外層的硬殼,通常在種子成熟後會脫落。

在農業生產中,外稃的品質和厚度對於種子的保存和加工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小麥的外稃在種子成熟後會逐漸變黃並脫落,這個過程稱為「黃熟」或「成熟」。農民在收割小麥時,實際上是在收割帶有外稃的整個穗子,然後通過脫粒過程將種子與外稃分離。

外稃的厚度和韌性會影響脫粒的難易程度,過厚或過韌的外稃可能會增加脫粒的成本和難度。因此,在作物育種中,研究人員會考慮外稃的性狀,以培育出更適合機械化收穫和加工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