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協定意思
塘沽協定,又稱塘沽停戰協定或塘沽協議,是1933年5月30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日本關東軍在中國天津市塘沽地區簽訂的一項停戰協議。該協議是在日本侵略中國的背景下,雙方經過談判後達成的。
塘沽協定的主要內容包括:
- 雙方停止一切敵對行動。
- 中國軍隊撤出長城以北地區,撤至長城以南。
- 日本軍隊撤出長城以西的察哈爾省。
- 設立長城沿線的非武裝區,由國際監視。
- 確認關東州(今遼寧省東南部)和熱河省的現狀。
塘沽協定的簽訂,暫時結束了中日之間的戰爭狀態,但並未解決兩國的根本矛盾。日本並未放棄對中國的侵略野心,而中國則在協定簽訂後繼續抵抗日本的侵略。塘沽協定也被認為是中國對日本侵略的一種妥協,對此後的抗戰產生了複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