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齒寒意思

"唇亡齒寒"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五年》,原意是指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兩個事物關係密切,一個受到損害,另一個也會受到影響。在中文裡,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朋友、親人或者同盟之間的關係,表示他們之間的利益是相互關聯的,一個人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另一個人的利益。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春秋時期,晉國的國君晉獻公想要攻打虢國,但是虢國有強大的盟友虞國。晉獻公的謀士荀息建議他先向虞國國君行賄,借道攻打虢國。虞國國君因為貪圖晉國的財物,答應了晉國的要求。結果,晉國成功攻打虢國,回程時順便滅了虞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一個國家不顧及盟友的利益,只顧自己的利益,最終自己也會受到損害,就像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