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若累卵的意思

「危若累卵」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好像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可能倒塌或破裂。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魏策四》,原文中描述的是戰國時期魏國的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魏國的國君魏王想要攻打趙國,他的大臣季梁聽說後,急忙從外面趕回來勸諫魏王。季梁對魏王說,他出門的時候看到一個人想要乘車到北方去,卻讓馬朝著南方走。那個人對駕車的人說:「我要去北方。」駕車的人回答說:「知道了,但是馬已經跑了好幾里了。」季梁用這個比喻來告訴魏王,他的目標雖然是正確的,但是他的做法卻是錯誤的,這樣下去只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季梁接著說:「今王之欲伐趙也,大錯矣。」他認為魏國的形勢就像堆起來的蛋一樣危險,如果魏國攻打趙國,那麼秦國和楚國就會趁機攻打魏國,這樣魏國就會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後來,「危若累卵」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形勢非常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災難性後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