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氣意思

卦氣,又稱卦氣說,是中國古代一種解釋《易經》的學說,主要流行於漢代。這種學說將《易經》的六十四卦與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相對應,每一卦代表一個月或一個節氣,從而賦予《易經》一種曆法的意義。

根據卦氣說,一年被劃分為七十二候,每候五天,這樣一年就有十二個卦,每卦管五個月,共六十個月。剩下的兩個月則由乾卦和坤卦共同負責,乾卦代表陽氣的極盛,坤卦代表陰氣的極盛。

每一卦的六爻分別對應於一個月的初、中、末三個階段,以及這個月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這樣,每一爻就代表一個節氣,通過這種對應,《易經》的卦爻辭就被賦予了預測氣候變化和農事活動的意義。

卦氣說在漢代被官方採納,成為官方曆法的理論基礎之一。它不僅將《易經》與曆法結合起來,也為《易經》的解釋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卦氣說逐漸式微,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易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