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居意思

"功成不居"這個成語出自《道德經》,是道家思想中的一個概念。它的意思是,一個人做了很大的功績,但是不居功自傲,不把功勞據為己有,而是保持謙遜和低調。這個成語強調的是一種不爭功、不張揚、不自我膨脹的修養和態度。

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倡的是一種無為而治、順應自然、不爭不搶的生活態度。他認為,真正的聖人或者有道之人,做了好事或者有功績之後,不會去追求名利和榮譽,而是會繼續保持謙虛和平和。這種行為體現了道家所說的「無為」和「無我」的境界,即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祿,也不把自己的個人利益看得太重。

在現實生活中,"功成不居"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在事業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然保持謙遜和低調的人。這種人往往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佩,因為他們的行為體現了一種高尚的品德和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