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是什麼意思

"割席"這個辭彙來源於中國古代,原意是指將坐席割斷,比喻朋友之間因為意見不合或發生矛盾而斷絕關係,也就是所謂的「斷交」。這個辭彙出自《世說新語·德行》,講述的是東漢末年著名隱士管寧和華歆的故事。

故事中,管寧與華歆是同窗好友,但兩人的志向和品行有所不同。有一次,兩人一起讀書,門外有達官顯貴的車馬經過,華歆就出去觀看,而管寧卻不受干擾,繼續讀書。管寧於是割席分坐,表示與華歆斷交,認為兩人志不同道不合。

後來,「割席」這個辭彙就被用來形容朋友之間因為道不同而不相為謀,從而斷絕關係的行為。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辭彙的使用並不常見,但在一些文學作品或正式場合中,仍然會用到這個辭彙來表達斷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