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侔意思

"不侔"這個辭彙源自於古代漢語,意為不同、不相等、不相符。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辭彙已經比較少見,但在一些古典文學作品或者文言文語境中,還能夠見到它的使用。

在古代,"侔"字常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大小、長短、高低等相等或者相當,而"不侔"則表示這些方面的差異或者不等。例如,《莊子·逍遙遊》中有云:"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這裡用"不侔"來形容壽命的長短不同。

在現代漢語中,雖然"不侔"這個辭彙已經不太常用,但它的意思仍然可以通過上下文來理解。如果在一個句子中看到了"不侔",可以推測它是用來表達兩個事物或者概念之間存在差異或者不等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