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ple的意思

在編程中,tuple 是一個數據結構,它類似於列表(list),但一旦創建,其元素的數量和類型就不能改變。在Python中,元組使用小括弧 () 來表示,元素之間用逗號 , 分隔。

元組的一個特點是不可變的,這意味著你不能添加、刪除或改變元組中的元素。元組通常用於存儲需要作為一個單元處理的數據,例如坐標、日期時間或資料庫的查詢結果。

下面是一個元組的例子:

my_tuple = (1, 2, 3, 4, 5)

在這個例子中,my_tuple 包含五個整數。你可以訪問元組中的單個元素,方法是使用索引,就像列表一樣。元組也可以嵌套,這意味著元組中的元素可以是另一個元組。

coordinates = (10, 20)
print(coordinates)  # 輸出: (10, 20)

address = ("Seattle", "WA", 98101)
print(address)  # 輸出: ('Seattle', 'WA', 98101)

# 嵌套元組
complex_data = (1, 2, 3, ("inner", "tuple"))
print(complex_data)  # 輸出: (1, 2, 3, ('inner', 'tuple'))

元組是不可變的,這意味著一旦創建,你就不能改變它們。如果你嘗試修改元組中的元素,你會得到一個 TypeError

my_tuple = (1, 2, 3)
my_tuple[0] = 10  # 這將引發一個錯誤,因為元組是不可變的

在Python中,元組通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存儲需要作為一個單元處理的數據。
  2. 作為函式的返回值,返回多個值。
  3. 用於記錄或數據結構,其中每個元素都有特定的含義。
  4. 用於疊代,特別是當不需要改變元素時。

元組的一個常見用途是在for循環中疊代,如下所示:

colors = ("red", "green", "blue")
for color in colors:
    print(color)

在這個例子中,colors 元組被用於for循環中,每次疊代都會列印出一個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