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指令是什麼意思
在Linux和類Unix操作系統中,rm
指令是「remove」的縮寫,用來刪除檔案或目錄。這個指令是系統管理員和用戶經常使用的工具之一。
以下是rm
指令的一些基本用法:
-
刪除單個檔案:
rm filename
-
刪除多個檔案:
rm file1 file2 file3
-
刪除目錄(如果為空):
rm directory
-
強制刪除檔案(不提示確認):
rm -f filename
-
刪除檔案並將刪除的檔案放入資源回收筒(某些Linux發行版有此功能):
rm --preserve-root filename
-
刪除目錄及其內容(強制刪除,不提示確認):
rm -rf directory
請注意,rm
指令是一個強大的工具,特別是當與選項-r
和-f
一起使用時,它們可以強制刪除檔案和目錄,而不會提示用戶確認。這可能會導致數據丟失,所以在使用這些選項時要格外小心。
在使用rm
指令時,請確保你知道要刪除的檔案或目錄,並且不會意外刪除重要的數據。在刪除敏感數據時,最好先將其複製到另一個位置,或者使用專門的數據擦除工具來確保數據無法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