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鴆止渴意思

"飲鴆止渴"這個成語出自《後漢書·卷四十九·孔融傳》,原意是指喝毒酒來解渴,比喻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顧長遠的後果,做出短視的決定。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只追求暫時的解決方案,而不考慮長遠的後果的行為。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孔融是東漢末年的名士,以文學和孝道著稱。他曾經發表過一些批評時政的言論,因此得罪了當時的權臣曹操。有一次,孔融在與人交談時,說了一句「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這句話被曹操認為是在諷刺他。於是,曹操就找了一個藉口,將孔融處死。孔融死後,有人為他感到惋惜,說他是「飲鴆止渴」。

後來,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那些不顧後果的短視行為。例如,一個公司為了提高短期利潤,而不顧長遠的發展,可能就會被形容為「飲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