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而肥是什麼意思

"食言而肥"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五年》,原意是指一個人說話不算數,說了卻不去做,就像吃了東西一樣,身體會變胖。後來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那些言行不一、不守信用的人。

這個成語的由來是這樣的:

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田常(又稱田恆)的大臣,他想要奪取齊國的政權,但又擔心國內的幾個大家族會反對他。於是他想了一個計策,就是讓齊國的國君出兵攻打其他國家,這樣國內的兵力就會減少,他就可以趁機控制齊國。

田常對齊國的國君說:「鄰國的土地肥沃,如果我們不去攻打他們,他們就會強大起來,對我們不利。如果我們去攻打他們,不僅可以擴大我們的領土,還可以鍛鍊我們的軍隊。」

齊國的國君聽了田常的話,就出兵攻打其他國家。但是田常卻沒有遵守他的諾言,他在國內發動了政變,奪取了齊國的政權,自立為齊國的國君。這就是「食言而肥」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