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芥子的意思

"須彌芥子"這個詞語來自佛教的經典,其中包含了兩個概念:須彌和芥子。

  1. 須彌(梵文:सुम्बत्,Sumeru):在佛教宇宙觀中,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是一座極高的山,也被稱為「妙高山」。在傳統的印度教和佛教宇宙學中,須彌山被認為是世界的支柱,周圍環繞著鹹海,山頂被喜馬拉雅山等七金山所環繞。

  2. 芥子(梵文:जिर्णिका,Jīrṇikā):芥子是指芥菜的種子,在佛教的比喻中,芥子通常用來形容極小的東西。因為芥子非常微小,所以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微不足道或無足輕重。

將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須彌芥子"這個詞語可以用來比喻極大與極小的對比,或者說是宇宙的無限與微小事物的渺小。在佛教的教義中,這個詞語可能被用來表達宇宙的廣大無邊,即使是像須彌山這樣巨大的存在,也可以被包含在一個微不足道的芥子之中,從而體現出宇宙的無限和事物的相互包含。這種比喻也常用來表達佛法的深奧和無所不在,以及一切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