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長莫及意思

"鞭長莫及"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原意是指鞭子的長度有限,無法打到遠處的目標。後來這個成語被引申為比喻力量或影響力有限,無法達到遠方的效果或控制遠方的情況。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

在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是兩個強大的國家,它們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有一次,晉國和楚國的軍隊在邲地(今河南鄭州東北)交戰,晉軍大敗,晉景公想要親自率領援軍去救援,但是大臣卻勸他說:"陛下,鞭長莫及,遠水救不了近火,我們現在去已經晚了。"

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些情況下,人們的無力感和無奈感,因為自己的能力或資源有限,無法對某些事情產生影響或改變。例如,一個人在遠方工作,無法照顧家中的父母,就可以說是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