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之感意思
"霜露之感"這個辭彙源自中國古代文學,常常用來形容一種淒涼、寒冷或者人生無常的感受。霜和露都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現象,霜是指在天氣寒冷時,空氣中的水汽直接凝華在物體表面形成的白色冰晶;露則是指在夜間或清晨,由於溫度下降,空氣中的水汽在草葉、花瓣等物體上凝結成的小水珠。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霜和露常常被用來比喻人世的變遷、生命的短暫或是遭遇的淒涼。例如,唐代的詩人杜甫就在《登高》一詩中寫道:「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這裡的「蕭蕭下」和「滾滾來」就分別形容了落葉和江水,而「萬里悲秋」則表達了一種對秋天落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類似於「霜露之感」。
在現代漢語中,"霜露之感"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對自然界變化的感慨,或是對人生經歷的深刻感受。它往往帶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無常世事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