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是什麼意思

通識(General Education)又稱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或通才教育,它是一種教育理念,強調為學生提供廣泛的知識基礎,而不僅僅是專業領域的深入培訓。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人文素養、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個人成長。

在實踐中,通識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人文學科:包括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領域的課程。
  2. 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研究人類社會的學科。
  3. 自然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自然科學領域的課程。
  4. 數學和邏輯推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5. 外語和跨文化理解: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文化和語言,促進跨文化交流。
  6. 個人成長和終身學習:通過自我探索和終身學習的態度的培養,幫助學生發展個性和潛能。

通識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社會中成為有知識、有見識的公民,能夠理解和欣賞不同的觀點和價值觀,並且有能力解決複雜的問題。它不僅關注學生的職業準備,也重視他們的個人發展和對社會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