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富送窮廟擲筊意思

"迎富送窮廟擲筊"這個詞語源自台灣的民間信仰習俗,其中包含了兩個概念:迎富和送窮。

  1. 迎富: 在農曆正月初五,台灣民間信仰中有「迎財神」的習俗,這一天也被視為財神的生日。人們會在這天舉行儀式,祈求財神降臨,帶來財富和好運。迎富的活動可能包括參拜財神廟、燃放鞭炮、擲筊(一種占卜方式)等。

  2. 送窮: 送窮則是指送走貧窮和不順。在農曆正月初六,有些地區會有「送窮神」的習俗,這一天人們會進行大掃除,清理家中的垃圾和不要的物品,象徵著將窮困和不好的運氣掃地出門。

  3. 廟擲筊: 廟擲筊是台灣民間信仰中常見的一種占卜方式。信徒會向神明詢問問題,然後擲筊(兩個半月形的貝殼狀物體)來獲得神明的回應。通常擲出「一正一反」的結果代表神明同意或答應了信徒的請求。

綜合以上,"迎富送窮廟擲筊"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在廟宇中進行的一種祈求財富和送走貧窮的儀式,其中包含了擲筊這個占卜過程。這個詞語反映了台灣民間信仰中對於財富和好運的追求,以及透過宗教儀式來尋求神明的庇佑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