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庭的意思

"趨庭"這個詞語源自於《論語·季氏篇》中的一句話:"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尊敬兄長,言行要謹慎守信,要廣泛地愛護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如果還有餘力,就要學習文藝。

"趨庭"具體指的是子女侍奉在父母身邊,接受父母的教誨。這個詞語強調了家庭倫理中子女對父母的孝順和尊重,以及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和影響。在古代,這種家庭內部的教誨被認為是培養良好品德和知識的重要途徑。

因此,"趨庭"可以理解為子女接近父母,聆聽父母的教導,體現了家庭中代際之間的傳承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