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意思

負利率(Negative Interest Rate)是指銀行或金融機構對某些特定存款或貸款收取的利息率低於零。這種情況意味著存款人需要支付費用給銀行,以保留其存款,或者貸款人從銀行獲得資金時,不僅不需要支付利息,反而可能會得到利息補貼。

負利率政策通常是由中央銀行實施的,目的是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在經濟衰退或通貨緊縮時期,中央銀行可能會降低利率以鼓勵消費和投資。如果將利率降至零以下,這會給銀行和金融市場帶來壓力,迫使它們尋找其他投資機會,從而可能促進經濟活動。

負利率在實踐中並不常見,因為它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問題,例如:

  1. 銀行盈利能力下降:負利率可能會減少銀行的利潤,因為它們無法從傳統的存款業務中獲得利息收入。

  2. 存款外流:負利率可能會促使存款人將資金從銀行取出,尋找其他投資機會或持有現金,這可能會增加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

  3. 市場扭曲:負利率可能會扭曲市場價格和信號,使得投資者難以做出合理的決策。

儘管負利率政策在理論上可能會刺激經濟增長,但在實際應用中,它的效果和可行性仍然存在爭議。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和地區在特定情況下實行過負利率政策,例如歐洲中央銀行(ECB)和日本銀行(BOJ)在2010年代初為了應對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壓力而採取了負利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