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陶的意思和詞源

"薰陶" 一詞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或教化,多指受到良好的影響而得到陶冶和提升。這個詞語來源於古代的製陶工藝,原意是指用香草或其他香料燻烤陶器,使陶器吸收香氣,從而改變其氣味。後來,這個詞語被引申為對人的影響和教化,比喻通過長期的接觸和影響,使人的思想、品質、性情等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

在詞源上,"薰陶" 一詞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獻記載。《禮記·學記》中有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這句話表達了與好人相處,就像進入充滿芝草和蘭花香氣的房間,時間久了就聞不到香味了,因為自己已經被這種環境所薰陶。這句話後來被用來形容薰陶的過程和效果。

總之,"薰陶" 一詞的本意是指燻烤陶器,使其吸收香氣,後來被引申為對人的影響和教化,比喻通過長期的接觸和影響,使人的思想、品質、性情等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