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金美玉意思
「良金美玉」這個成語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句是:「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制。陽虎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徹者,徹也。助者,藉也。龍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貢者,校數歲之中以為常。樂歲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為虐,則寡取之;凶年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將終歲勤動,不得以養其父母,又稱貸而益之,使出粟倍之,吾所謂仁義者,一人之私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在這個語境中,「良金美玉」並不是一個成語,而是用來形容好的制度和政策。孟子用這個比喻來說明好的制度應該像良金美玉一樣,能夠穩定人心,使人有恆心,不會因為貧窮而犯罪。
後來,「良金美玉」這個成語被用來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事物,也指代珍貴的東西。在漢語中,金和玉都是非常珍貴的材料,用來比喻美好的品質或物品,表示對某人或某物的極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