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摩踵接意思

"肩摩踵接"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肩膀相摩,腳跟相接,形容人多擁擠或接連不斷的樣子。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多的場合,比如節日慶典、集市、廟會等地方,人們肩並肩、腳跟腳,非常擁擠。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是:「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寡人弗敢專也,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城予秦。』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相如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在這個故事中,藺相如代表趙國出使秦國,秦王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藺相如看穿了秦王的詭計,知道秦王不會真的給趙國城池,於是他讓一個隨從穿著普通衣服,帶著和氏璧,從小路逃回了趙國。這個故事讚揚了藺相如的智慧和勇氣。

後來,「肩摩踵接」這個成語就從藺相如的故事中演變而來,用來形容人多擁擠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