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謙卑的意思
在聖經中,謙卑(humility)是一個重要的美德,被認為是上帝所喜悅的品質。謙卑並不是指自卑或缺乏自信,而是指一種內心的態度,即不自我膨脹、不自負,並且願意承認自己的有限和不足。
謙卑的意義在聖經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對上帝的敬畏:謙卑的人認識到上帝的偉大和自己的渺小,他們對上帝保持敬畏和敬虔的心。
-
順服和服侍:謙卑的人願意順服上帝的旨意,並且樂意服侍他人,不計較個人得失。
-
自我省察:謙卑的人經常自我反省,檢視自己的過錯和不足,並願意改正。
-
不爭競和嫉妒:謙卑的人不與人爭競,不嫉妒他人的成就,而是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興。
-
接受勸告:謙卑的人願意接受他人的勸告和批評,不固執己見。
聖經中有多處經文教導人們要謙卑,例如:
-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馬太福音23:12)
- 「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雅各書1:19-21)
- 「要別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路加福音6:31)
謙卑是基督徒靈命成長的重要因素,它幫助人們更加親近上帝,並且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