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的意思和詞源

"突兀" 一詞在中文中通常用來形容事物突然出現,沒有預兆,或者形容地形的高低起伏,尖銳突出。在語義上,它帶有意外、不連貫或者不和諧的意味。

詞源上,"突兀" 一詞可能源於古代漢語中的兩個單詞 "突" 和 "兀"。"突" 原本指突然、猛然的意思,而 "兀" 則有高聳、突出的意思。兩者結合,就形成了形容詞 "突兀",用來描述那些突然出現的、不連貫的或者不和諧的事物。

在現代漢語中,"突兀" 一詞仍然保留了其原始的詞義,並且在文學、日常交際中廣泛使用。例如,我們可以說一座山峰突兀地聳立在平原上,或者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給人以突兀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