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即意思
"相即"這個辭彙源自佛教,特別是禪宗和淨土宗的教義。在佛教中,"相"通常指的是現象、事物的外在形態或表象,而"即"則表示立即、就是、等同於。因此,"相即"可以理解為現象與本質的即時統一、相互包含或不可分割的關係。
在禪宗中,"相即"常常用來描述空性與現象之間的關係。禪宗認為,一切現象都是空性的顯現,空性是現象的本質,兩者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說,現象雖然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但它們並不離開空性而存在,空性也並不離開現象而獨立存在。這種關係被稱為"性相不二"或"空有不二"。
在淨土宗中,"相即"則用來描述阿彌陀佛的淨土與眾生之間的密切關係。淨土宗認為,阿彌陀佛的淨土與眾生之間沒有距離,眾生的心與淨土是相即的,只要信願念佛,就能往生淨土。
總之,"相即"是一個用來描述事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不可分割關係的概念,它在不同的佛教宗派中有不同的套用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