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意思

甲骨文是中國古代商朝晚期(約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的一種文字,主要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因此得名「甲骨文」。它是目前已知的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語言和文字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甲骨文主要是用來記錄占卜和各種事件的,商朝的統治者會通過占卜來詢問神靈關於戰爭、農業、疾病等各種事務的決策。甲骨文的文字內容通常包括占卜的時間、事件描述、占卜的結果以及相關的記事。

甲骨文的文字特點是象形性強,很多字形都是根據所代表的事物形狀描繪出來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甲骨文的字形逐漸簡化,並向線條化發展。甲骨文的書寫方向不固定,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等多種書寫方式。

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始於清朝末年。1899年,金石學家王懿榮首次發現甲骨文,此後陸續有更多的甲骨文材料被發現,目前世界上已經發現了超過15萬片甲骨,其中大部分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一些其他博物館中。甲骨文的研究被稱為「甲骨學」,是一門獨立的學問,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