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取經是什麼意思

玄奘取經是一個歷史事件,指的是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印度取經的故事。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人,唐代著名高僧,漢傳佛教四大翻譯家之一。

玄奘在青年時期就對佛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學習了大量的佛經,但發現當時中國的佛教經典存在許多譯本不一、含義模糊的問題。為了尋求原汁原味的佛教經典,玄奘決定親自前往佛教發源地印度取經。

西元629年(唐太宗貞觀三年),玄奘不顧禁令,偷偷出關,開始了他的西行之旅。他歷經千辛萬苦,經過絲綢之路,穿越沙漠,翻越雪山,終於到達印度。在印度,玄奘遊學於各個佛教學府,包括那爛陀寺,成為當時印度佛教界的著名學者。

玄奘在印度停留了十多年,學習了大量的佛教經典,並進行了翻譯工作。西元643年,玄奘攜帶大量的佛經啟程返回中國。他於西元645年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熱烈歡迎。此後,玄奘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佛經翻譯工作,將大量的佛教經典從梵文翻譯成漢文,對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玄奘取經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也增進了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此外,玄奘的事蹟也被後人改編成各種文學作品和戲劇,最著名的就是《西遊記》,雖然這部小說中的故事大多是虛構的,但它也反映了玄奘取經的艱辛和成就。